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张掖汉服发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张掖汉服发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甘肃的剧种有什么特色?
甘肃戏剧表演艺术讲求真实,重视从生活出发,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陇剧表演动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侧身造型,舞台美术借鉴皮影镂空、彩绘、装饰手法及旦角高髻燕尾头饰等,形成独特风格。
甘肃戏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式,分“伤音”和“花音”两大类。伤音曲调深沉委婉,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因此又称“苦音”或“哭音”;花音曲调活泼跳跃,善于表达喜悦的情感,故又称“欢音”。陇剧唱腔没有严格的节拍,比较自由明快,说唱性较强。
代表甘肃独特风情,成为甘肃的代表剧种——陇剧,它源于古老而独特的环县道情戏。
如果说环县道情艺术是“陇上奇葩”,那末陇剧正是这朵奇葩结出的硕大果实。陇剧虽脱胎于陇东道情,但它却不能与陇东道情同等。
它是1个具有整体戏曲结构和全方位艺术成份的新剧种,是中国戏曲大家族中的1位新成员。
陇剧突破纸亮子、牛皮人的局限,以人表演道情,效果更佳。其代表剧目《枫洛池》的音乐,在继承道情音乐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在传统板式的基础上,新创作了1些板式,如“慢板”、“紧板”、“散板”、“26板”等;乐器以“4弦、唢呐、鱼鼓”为主,又增加了“2胡、琵琶、洋琴、笙和西洋乐器提琴、贝司”等。在“嘛簧”的利用上突破了原来两句或4句1送“簧”的格式,根据剧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突破了无女声的格式,把“簧”用在最富有感******的地方,使其更具有艺术魅力。根据角色之别,感情之需,分别用“男帮男”、“女帮女”混声嘛簧等情势,丰富了“嘛簧”的魅力。在独唱、齐唱、合唱、2重唱、男女声腔音区、音域的处理及调式转换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丰富并增强了叙事、抒怀和塑造人物的音乐表现力。全剧的唱腔动听动听,婉转委宛,加上1唱众和的“嘛簧”,使浓郁的乡土气味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更加突出。 总之,由道情洗心革面而成的陇剧,是戏班1朵艳丽多姿的奇葩,她开在陇原,走出神州,走向世界,势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她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中华民族戏曲艺苑的耀眼明珠。
作为甘肃省独有的地方戏曲艺术——陇剧,近几年来在项目保护单位甘肃省陇剧院,通过在校园演出大型经典陇剧剧目、在小学开设陇剧进校园精品课堂项目、陇剧高级专业人才在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开设陇剧课程,与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进一步让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陇剧原名陇东道情,是甘肃省独有地方戏曲艺术。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正式命名为陇剧。2006年5月20日,陇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进校园”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强化校园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精品剧目走进大学校园演出是省陇剧院每年重点业务工作之一,2018年就开展了3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农大等学校,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非遗进校园”活动,旨在从娃娃抓起,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使之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2014年9月起,省陇剧院和兰州市张掖路小学合作了“陇剧进校园精品课堂”项目,开展每周一次的陇剧知识教学活动,现已被学校列为“精品课堂”。
省陇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雷通霞,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窦凤霞现为兰州文理学院特聘客座教授。2018年在兰州文理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授课活动,通过讲述陇剧声腔道白及发展历史、与学生互动、教授身段及演唱曲目等方式,让更多大学生深入了解了甘肃独有戏曲剧种——陇剧,推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剧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吸引年轻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青年学生对文化艺术的鉴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018年,省陇剧院还与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就选派梅花奖演员开展陇剧艺术普及讲座,根据业务安排选派优秀演员、作曲、演奏员等,前往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开展活动等内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今后陇剧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掖汉服发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张掖汉服发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